• 關於我們
    • |工作團隊Our Team
    • |聯絡我們Contact Us
    • |投稿觀點For Publication
  • 專題企劃
    •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 |專題二:青世代出陣
    •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 議題文匯
    • 專欄論說
    • 區域談叢
      • 全球視野
      • 兩岸關係
      • 臺灣透視
    • 公共時評
    • 譯叢天下
    • 黨革紀事
    • 思想北伐
  • 圖文藝廊
  • 實體活動
  • Popular Posts

    • 1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
      06月05日2020年
    • 2
      【許劍虹:華美軍事之旅18——新旅程的開始。】
      04月10日2022年
    • 3
      熊玠:破解「台灣地位未定論」—— 揭開政治迷夢,讓國際法大師告訴你臺灣身份的前世今生
      10月03日2018年
  • 訂閱我們

  • 關注我們

  • 關於我們
    • |工作團隊Our Team
    • |聯絡我們Contact Us
    • |投稿觀點For Publication
  • 專題企劃
    •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 |專題二:青世代出陣
    •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 議題文匯
    • 專欄論說
    • 區域談叢
      • 全球視野
      • 兩岸關係
      • 臺灣透視
    • 公共時評
    • 譯叢天下
    • 黨革紀事
    • 思想北伐
  • 圖文藝廊
  • 實體活動
瀏覽 搜尋 目錄

搜尋

瀏覽

瀏覽新共和通訊目前所有的內容類別
  • 公共時評
    公共時評
  • 區域談叢
    區域談叢
  • 實體活動
    實體活動
  • 專欄論說
    專欄論說
  •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 專題二|青世代出陣
    專題二|青世代出陣
  • 思想北伐
    思想北伐
  • 譯叢天下
    譯叢天下
  • 議題文匯
    議題文匯
  • 黨革紀事
    黨革紀事


作者群

  • Earl Wang
    Earl Wang
  • Sabrina
  • 丁鼎
    丁鼎
  • 何煦仁
    何煦仁
  • 侯漢廷
    侯漢廷
  • 劉楷嶸
    劉楷嶸
  • 半山
  • 卡桑德
    卡桑德
  • 周義鳴
    周義鳴
  • 孫川
    孫川
  • 廖元豪
    廖元豪
  • 張 若彤
    張 若彤
  • 張伊茹
    張伊茹
  • 張文思
    張文思
  • 徐和謙
    徐和謙
  • 施漢陽
    施漢陽
  • 李厚穎
    李厚穎
  • 李可心
    李可心
  • 李縉穎
    李縉穎
  • 江宜樺
    江宜樺
  • 潘忻人
    潘忻人
  • 潘忻人
    潘忻人
  • 熊 玠
    熊 玠
  • 臨江仙
    臨江仙
  • 許劍虹
    許劍虹
  • 許詮
    許詮
  • 謝雨珊-〈38度左右〉
    謝雨珊-〈38度左右〉
  • 郭承綱
  • 錢念群
    錢念群
  • 鍾秀雋
    鍾秀雋
  • 陳柏翰
    陳柏翰
  • 陳賀煦
    陳賀煦
  • 陳雨舟
    陳雨舟
  • 韋安柏
    韋安柏
  • 顧長空
    顧長空
  • 黃奎博
    黃奎博

區域談叢

《新共和通訊》集結新世代海內外藍營支是青壯年世代深耕論述與話語權。


5.6K
專題二|青世代出陣 臺灣透視
《青世代出陣》專文2:「解構」:藍綠基本盤不再?——二維金字塔取代線性基本盤
發布於 10月24日2018年 李縉穎李縉穎 0

編按:“過往在分析選戰時,候選人評估選情的方式大多依據當地的政黨支持度,而選戰的勝負也很大程度取決於「藍綠基本盤」。然而從2014年起,許多地方都「破盤」演出,...

4.5K
全球視野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謝雨珊:〈38度左右〉十年北臺,十年南韓——韓國領導人改變國家的關鍵決策。
發布於 10月20日2018年 謝雨珊-〈38度左右〉謝雨珊-〈38度左右〉 0

編按: “韓國的高速成長,臺灣是否該學習跟進?我們其實可以有自己的步調。一位在韓國留學超過五年的護理博士生,看盡韓國與台灣發展比較的分歧與借鏡,除了對文化、經...

7.7K
兩岸關係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臺灣透視
江宜樺:在一零七個年頭以後——談「中華民國」對臺灣的重要性
發布於 10月17日2018年 江宜樺江宜樺 0

編按:“中華民國肇建至今已經一百零七個年頭,撤守臺灣也已將近七十載。這條「到共和之路」備盡艱辛,現實政治環境的變遷也使她處境看似日漸艱難。支持台獨、紅統者無不欲...

4.6K
全球視野 兩岸關係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潘忻人:「中國模式vs中國困惑」——對岸政策創新給臺灣與世界的啟示
發布於 10月16日2018年 潘忻人潘忻人 0

編按:“中國大陸有許多價值與正在發生的事難以被臺灣與世界接受,但不能因此忽略其崛起與強大的內在因素及邏輯。客觀理解中國大陸的發展、思考其對臺灣的影響,對只有一海...

5.5K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臺灣透視
廖元豪:凝聚多元臺灣、連結兩岸情感的《中華民國憲法》
發布於 10月11日2018年 廖元豪廖元豪 0

編按:「中華民國又老了一歲,儘管有些人不太在意,甚至希望她趕快離開。但事實上,中華民國的憲法保障了臺灣的生存與共好,更協助成就臺灣成為了一個多元與包容所有族群的...

8.0K
全球視野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臺灣透視
黃奎博:中華民國捍衛臺灣的那些不流血戰爭
發布於 10月09日2018年 黃奎博黃奎博 0

編按:“國內有論者認為臺灣與中華民國應該分別論處,兩者毫無隸屬關係。然而放眼歷史與現實,中華民國除了收回臺灣、使臺灣人民從殖民地的次等狀態自由以外,更歷經一連串...

4.2K
全球視野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許詮:影評和共鳴——沒有人想離鄉背井,大導演如是,你我如是。
發布於 10月08日2018年 許詮許詮 0

編按:“作者在到海外工作的眾多臺青中既是典型,也可能是走得最遠的尖子。從法律領域轉到商業,又踏上近年競爭最激烈的網路電商風口浪尖。畢業後的五年間,他從臺灣、大陸...

13.4K
全球視野 兩岸關係 區域談叢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注目焦點 臺灣透視
熊玠:破解「台灣地位未定論」—— 揭開政治迷夢,讓國際法大師告訴你臺灣身份的前世今生
發布於 10月03日2018年 熊 玠熊 玠 0

編按:“「台灣地位未定論」時常被支持獨派的群眾與有心人士拿來作為台灣獨立的基礎。事實上,如果台灣地位未定,台灣安危也將未知。透過國際法角度重新梳理條約脈絡與歷史...

3.1K
全球視野 兩岸關係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臨江仙:「何必立志出鄉關?」——臺灣人才正流失?遊子們出走後對家鄉的期待
發布於 10月03日2018年 臨江仙臨江仙 0

編按:“近年臺灣輿論所關切的人才流失、菁英學子前往大陸或海外求學落地的出走潮,身為主角的他們與我們,又是怎麼想的呢?出生在臺灣唸到一流大學,卻出走北京求學、香港...

10
Newer Posts
  • 專題企劃&議題文匯

    • 公共時評
    • 區域談叢
    • 實體活動
    • 專欄論說
    •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 專題二|青世代出陣
    • 思想北伐
    • 譯叢天下
    • 議題文匯
    • 黨革紀事
  • Popular Posts

    • 1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
      06月05日2020年
    • 2
      【許劍虹:華美軍事之旅18——新旅程的開始。】
      04月10日2022年
    • 3
      熊玠:破解「台灣地位未定論」—— 揭開政治迷夢,讓國際法大師告訴你臺灣身份的前世今生
      10月03日2018年
  • 關注我們



瀏覽

  • 公共時評
    公共時評
  • 區域談叢
    區域談叢
  • 實體活動
    實體活動
  • 專欄論說
    專欄論說
  •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專題一|出來是為了回去
  •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專題三|談談「這個國家」
  • 專題二|青世代出陣
    專題二|青世代出陣
  • 思想北伐
    思想北伐
  • 譯叢天下
    譯叢天下
  • 議題文匯
    議題文匯
  • 黨革紀事
    黨革紀事

訂閱我們

  • |聯絡我們Contact Us
Copyright © 2018 The New Republic of China, Inc. (New York State,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