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10月07日2018年
Popular Posts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06月05日2020年
- 【許劍虹:華美軍事之旅18——新旅程的開始。】04月10日2022年
- 熊玠:破解「台灣地位未定論」—— 揭開政治迷夢,讓國際法大師告訴你臺灣身份的前世今生10月03日2018年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
訂閱我們
關注我們
專題一|
「出來是為了回去:海外遊子給臺灣的一封家書」
當環顧周遭發現同學會越來越難約,大家都在上海、北京、香港甚至半個地球以外的美國工作或先求學準備落地,整個台灣的年輕世代——特別是具備跨國移動能力與資源的部分菁英——正捲入人才自由競爭流動的全球洪流。對他們個人來說或許是幸運,但放大到整個國家與經濟體的競爭力來看,「brain drain(人才流失)」的只進不出,加上十多年來的「少子化」趨勢,已經讓臺灣經濟與國力發展蒙上一層隱憂。
根據今年4月的《經濟日報》報導:
「行政院主計總處推估,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由2009年的66.2萬人,持續成長至2016年72.8萬人,七年來增加6.6萬人,平均年增率1.4%。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赴海外工作的72.8萬人中,大專以上程度者有53.4萬人,占比高達七成三;若和2009年相較,則增加6.5個百分點,反映專上程度赴海外工作意願強勁,並逐年增加。」
此外,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過去十年的旅外留學生從2007年的34,991人降到2012谷底的28,798人。然而,在近年少子化的情況下,留學生卻又逐年逆勢成長到去年的40,009人。根據筆者自身這兩年在紐約求學的經驗,有許多人是在臺灣與大陸工作一陣子之後,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與薪水而來先落地求個學歷好方便找實習,才有可能在美國拿到offer(找到工作)。這類留學帶有明確而強烈的求職/轉職甚至移民目的,而且數量只增不減。
離開臺灣,似乎成為了一種迫於現實的風尚。
留下來的人,繼續咬牙打拼與大環境對抗;
飛出去了的人,卻也不見得就從此一帆風順…。
這些在異鄉的台灣遊子,難道不想念家鄉的珍珠奶茶、夜市美食、乾淨捷運與滿滿的人情味嗎?難道就為了幾個錢,我們就得忍痛拋下年邁的父母揮別家人,到異鄉獨自工作與生活嗎?
曼哈頓的金光下、上海的黃浦江邊、澳洲昆士蘭的農場裡,臺灣的遊子們白天辛勤工作賺取那到異鄉唯一的現實理由,夜裏或用它借酒澆愁、或無語遙望夜空。不需要滅火器樂團為台灣遊子特製的〈長途夜車〉,光是李榮浩毫無指涉家鄉所在的〈歌謠〉旋律響起,珍奶、夜市、一零一、府城、日月潭與九份山城的景象在心底一瞬交錯,還需要說出她的名字、那令我們魂牽夢縈的臺灣嗎?
負笈異鄉,是為了追求夢想,但離家,不代表不想家。
有一天我們會變得更強,帶著知識與技藝回到那熟悉的地方,
因為出來,是為了回去。
–專題ㄧ|責任編輯 林家興
專題二|
「九合一選戰:青世代出陣」
臺灣的民主深化,需要基於科學數據與理性思辯的深度政治評論
於2018年底的11月24日舉行的九合一大選,將選出除了總統以及立法委員之外的所有民選公僕。雖然九合一只是地方層級的選戰,但其意義如同世界各國的期中選舉一樣,某種程度上是對當前執政黨的信任投票,開票所導致的政治版圖洗牌也將深刻地影響接續而來的總統大選。
談及選舉,兩千三百萬人可能有兩千三百萬又零一個觀點,如同北京的出租車司機總能信手捻來地侃一段皇城的歷史與政治,只要不傷了皇城內的和氣,在自由民主的臺灣又有何不可。然而,民眾卻發現原本應當謹慎對待自身選舉分析與預測的名嘴、媒體、觀察家、研究員,大多都只是不負責任的政治口水,難以稱之為「評論」。當然,還是有不少專家不斷嘗試各種方法,試圖站在俯瞰全局的高度又或是深入海中提前尋找能影響趨勢的潛流,都只為了一窺影響選舉結果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其中一個有效的研究途徑,就是人口結構的變化。
選戰關鍵密碼,深藏於人口結構的變化當中
俗話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用來形容專家們亟欲想找到選舉大神那隻看不見得手,再也恰當不過了。然而,人們往往只記得努力向上的格言,卻忽略了前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所隱藏的訊息。夕陽「西」下,黃河「東」流入海,有什麼特別的呢?詩人王之渙所登的鸛雀樓位於山西永濟的黃河岸邊,眾所週知黃河呈現「几」字形,在鸛雀樓旁的黃河是明確的南北流向。王先生看著向南流的黃河,不停歇的提腳上樓,就是為了再登高一層轉頭向東,才能看到黃河入海的方向!不明白詩人當時所處的地形,就無法了解其詩的深層含意。人口結構之於選戰,正如同黃河流域之於《登鸛雀樓》,若不明選戰背後的肌理,就無法透徹的分析選舉走勢。而人口結構流變背後可供分析的教育程度、地域分佈、議題取向以及世代性格等特徵,都是影響選戰的重要變因。
青年世代與社會運動崛起,改變臺灣政治地景
探究我國近二十年的政治走向,自2010年後,雨後春筍般的社會運動是不可或缺的分析脈絡。從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的反核電運動、性別平權遊行、2013年洪仲丘事件等,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參與社運的群眾人數與能量達到高峰,一度呈現全島大串連的氣勢,最終導致了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成為民怨出口、接連敗選的結果。
無論是公民自主參政的意識提升,或是特定政黨的推波助瀾,實地走訪皆能發現--走上街頭的大多是年輕面孔,尤以1987年解嚴前後出生的大專院校學生為主。他們正好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二波人口增長高峰,本文稱之為青壯世代。這群青年世代充滿活力,成長的歷程恰逢我國政治民主化、經濟邁向全球化體系的進程,長期接受社群網絡、多元文化的薰陶,是我國現代化公民社會的主力。但同時,他們也飽受經濟萎靡、資源配置失衡、國族認同混亂之苦,生活在險峻的大環境底下,原本的天之驕子竟淪為「失落的一代」。
有別於長輩的隱忍低頭,或單純採取民主投票的方式,這批「又窮又忙」的青年族群試圖直面並改變大環境的不利,甚至訴諸體制外手段表達意見。他們透過「長輩」無法輕易學習的社群軟體聯繫來凝聚共識,在新興網路意見領袖的號召之下行動,改變了臺灣的政治生態。在臺灣進入三度政黨輪替後的現今,儘管各界對於這股新興選民造成的衝擊已有不少的討論,甚有許多自傲「玩了三、四十年選舉」的老前輩,還陷在「年輕人投票/參與率低,在選戰中無舉足輕重」的迷思中,顯見傳統思維仍如幽魂一般在政治場域纏繞不去。為了打破這股不實的偏見,本系列文章將以實際數據論證,青年世代在近幾次大選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展現出的政治影響力。
青壯世代的參與政治,與「青世代」在政治圈的出陣
本系列文將分成二個部分,第一部分以青壯世代為基底,建立出一個新型態的選戰情勢認知模型,將傳統二元線性的「藍綠基本盤」思維,導入縱向年齡層的二維平面思考邏輯,藉由民調數據與人口金字塔的結合,進行顛覆以往選戰視角的選情分析與選戰策略檢討。本系列文將著重分析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和新竹縣市的選情,並以實際的選舉情勢佐證,青壯世代已經是能夠左右各地選情的「關鍵多數」。
第二部份則以議題導向與個案分析為主,藉由採訪多位新科青世代候選人以及縣市長參選人的年輕幕僚,就青年參政的角度觀察、分析此次大選的競選模式和經營策略,是否已跳脫傳統選戰格局。或針對重要議題與選情,提供最即時、第一線的整理,讓外界看到臺灣青年世代以「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的志氣與實力。
—專題二|責任編輯 李縉穎
專題三|
「國慶日:談談我們的國家」
「中華民國」建立至今已經一百零七年,歷經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其存在價值與歷史意義也不斷地遭受挑戰,但它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不曾動搖。它曾經是推翻中國封建帝制傳統、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並施行憲政的偉大象徵;是承載全中國文化進步與自由主義的希望;是成功抗擊外國侵略、使中國廢除近代以來的種種不平等條約,成為二次大戰戰勝國與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及安理會五強之一的驕傲名字。
如今百年過去,歷史的滄桑巨變使中華民國退居島隅——美麗的福爾摩沙(Formosa)臺灣——人間正道卻不因此淪喪,我們的歷史記憶也依然鮮明。然而,誰是「我們」?「我們」的內涵定義早已悄悄起了變化,不只是因為世界驅逐我們、不只因不再被世界大多數的朋友在檯面上承認,而是源於自身心底的問號。
「中華民國」、臺灣與「另一個中國」的認同糾葛
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幾經艱辛與傷痛,終於解除戒嚴、完成了當年向全中國承諾的民主共和。然而,經歷民主化後的臺灣雖然社會氛圍更加自由多元,但國族認同卻逐漸分歧並衍生政治紛擾,對內阻礙臺灣社會的理性對話與正常發展,對外甚至危及中華民國/臺灣的國際生存空間。
更讓臺灣人日漸感到糾結不安的,是「解嚴世代」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另一個中國」,已從原本父母當年那個「落後的對岸」/「懷念的祖國」,繼之「崛起」而成為財大氣粗,在國際政治上處處打壓臺灣的「強國」/「敵國」。兩者都難以讓臺灣人——更不用提年輕世代——產生好感。有人由愛轉為冷漠,有人從無感轉為憎惡,也有人試著勇敢直面,卻可能找錯方法。
臺灣的未來在哪裡?「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但若有勇無謀,務實的臺灣人又怎麼可能生存到今天?若自限於島國,或將難以前進。不過如果能寬容珍惜、靈活善用「中華民國」的大義名份與價值資產,將視野放眼到整個東亞與世界、把格局提升到整個大中華圈,臺灣絕對有本錢、也有智慧找出進前的大義。
很多人給用不同的名字稱呼她,不管你叫她什麼,既然一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
國慶日到了,和我們一起談談「這個國家」吧。
專題三|責任編輯 林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