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10月25日2018年
Popular Posts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06月05日2020年
- 【許劍虹:華美軍事之旅18——新旅程的開始。】04月10日2022年
- 熊玠:破解「台灣地位未定論」—— 揭開政治迷夢,讓國際法大師告訴你臺灣身份的前世今生10月03日2018年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
訂閱我們
關注我們
本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份依循傳統藍綠盤的思維,還原白綠分裂背後的民進黨決策邏輯,闡述藍營人士對選戰的認知,及解釋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因何採取保守的選舉策略。
第二部份運用一系列的時下民調複習「藍綠Plus盤」。
第三部分則是本系列的重中之重,藉由「民調金字塔」來真實反應選舉情勢,說明此次臺北市長選舉屬於「藍綠Plus盤」的「自我膨脹型」。藍綠雙方實際上嚴重錯估選情。
「藍綠基本盤」的迷思:白綠分裂與佛系選舉
細數臺北市長開放民選以來民進黨候選人的得票率,最高落在45.91%,由陳水扁於1998年挑戰連任失敗時創下,最低則是李應元於2002年得到的35.89%。在系列文第二篇《解構:藍綠基本盤不再?》也提到,「臺北市的藍綠比約莫是58:42,雙方有著15%以上的差距」。
「最差的時候也有35%,我們絕對有能力自提人選一戰!」不管出於什麼考量,是為了顧市長盤還是議員盤,類似的言論從部份民進黨基層人士與某些派系高層不斷傳出。若依循傳統「藍綠基本盤」的思維,這樣的聲音自有其合理性。
第一種情況(也是最好的情況),民進黨自提人選後能保住35%以上的得票率,剩下不到65%的選票讓予丁守中與柯文哲爭奪,若發生兩人均分選票的情況,則民進黨候選人可望以35%的選票幸運勝出。一方面自己提起的候選人要夠力,另一方面要對手高度廝殺卻不產生棄保效應,要將選情操作到如此劇本的機率極為微小,想當然綠營人士不致如此過度樂觀。
第二種情況(合理的戰略目標)還是建立在「藍綠基本盤」思維之上,承認柯文哲將拿到中間選民與部份淺藍淺綠的選票。在「三國殺」的局面下,民進黨自提人選後能得到25%的選票,剩下的75%由國民黨拿走40%或更多,這樣柯最多也只能得到35%的選票,被藍綠夾殺以至於連任失敗。
雖說能把柯從神壇上拉下來,但這也將讓國民黨重奪臺北市的執政權,為何民進黨選擇寧予外人,放棄原本強大的政治聯盟去為人作嫁?
不把國民黨當對手,柯成為頭號公敵:綠營的戰略誤判
這就與民進黨如何看待2018年九合一大選的整體選情有關了。2018年初之際,多數綠營人士認為,雖然執政欠佳造成大環境不利於民進黨,但國民黨糧草不足、人才斷層的問題更為嚴重,仍未從大敗中回復元氣,年底大選結果大致以「版圖不變、選票拉近」作為呈現。站在當下回望,只能說民進黨對於選情的判斷過於樂觀。
既然存在這樣的前提,那也難怪民進黨對於一地之得失可以輕鬆看待,畢竟以全局論,只讓國民黨奪回原本就藍大於綠的臺北市,不算是嚴重的挫敗,更何況臺北市本來就不是綠營的執政縣市;此舉卻能殲滅柯文哲,提前消除2020年或2024年的隱患,棄首都而保總統大位,是筆划算的買賣。
在不把國民黨當對手的情況下,柯自然成為綠營的頭號敵人,大選的戰略目標因此變成「滅柯」一途。儘管黨內有識者察覺不妥,極力斡旋,但白綠分裂的勢頭已一去不回。
這一頭上演白綠分道揚鑣,另一頭的藍營既興奮又夾雜著意外與不解。「丁守中可以躺著選了」、「被丁守中撿到了」類似的聲音不絕於耳,藍營同溫層裡瀰漫著勝利的喜悅,充斥著「感謝民進黨奉送首都」、「柯文哲準備去臺東行醫」等諷刺言論。
畢竟,從「藍綠基本盤」的視角出發,就算被柯文哲拿走一部份淺藍的選票,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要在臺北市拿到40%乃至於過半的選票,應該輕而易舉吧!一時間藍營上下一條心,候選人與選民具有高度共識,策略就是不與白綠相攪和,只要顧好自己的藍色選票即可選上。受制於膚淺、過時的政治認知,丁陣營選擇冷處理選戰,某種程度上還真的是「躺著選」。由於在被提名後沒有明顯的競選主軸,沒議題、沒聲量,甚至有地方抱怨看不到丁在跑行程,丁的選戰因此被外界譏為「佛系選舉」。
世代因素盤整的衝擊:從民調金字塔看藍綠Plus盤的實證
無奈選情如此多變,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藍綠的算盤撥再精,也不敵現實的殘酷,雙方都忽略了「戰後嬰兒潮第二代」已經與藍綠基本盤脫勾的事實,因此基於「藍綠基本盤」所衍生出的分析與選戰策略只能說對了一半。
下方表格採自近半年來《美麗島電子報》針對臺北市長選舉所做的三次民意調查,運用漸層將表格分為三個區塊,還記得系列文的第一篇《闢謠:年輕人不重要?》以45歲作為「年輕人」與中老年人的分野嗎?本篇就以民意調查40~49歲作為中間過度帶,年齡往上顏色較深,代表調查結果與傳統藍綠盤越接近,反之,年齡越小顏色越淺,表示受藍綠盤影響越低。
表一、資料來源:美麗島電子報、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為什麼說藍綠只對了一半呢?首先看到較淺色區塊的民調數字,無論是丁守中還是姚文智,支持度皆遠低於藍綠在臺北市的基本盤,對許多迷信基本盤大於一切的人來說,第一反應當覺得不可思議。然而在同一系列的民調裡,卻指出在白綠分裂前後、藍綠氣勢高漲、柯文哲最被看衰之時(5/8、7/8),50歲以上的深色區塊中,國民黨的丁守中保有約40%的支持度,而民進黨的姚文智也有接近25%的實力,這又忠實地反應了藍綠在臺北市的最低支持度。
不同年齡段存在著明顯的支持度差異,與系列二《解構:藍綠基本盤不再?》中的新型認知模型相互呼應,雖說45歲以上仍是藍綠的天下,但不論兩方在舊有的世代裡如何消長,如此系統性的壓縮讓原本藍綠基本盤的比例驟降。由於傳統「藍綠基本盤」受到「世代盤」的衝擊,全齡域的觀選方式必須加入縱向的年齡變量,調整升級成「藍綠Plus盤」,三分天下的選戰結構早已是必然的趨勢。
從「民調金字塔」檢視三方選舉策略
在此,本文進一步結合民調與人口結構,將支持度百分比堆疊在真實的人口基數上,就如同用燭火烤出以隱形藥水書寫的秘密情報,兩相交織所產出的強烈視覺圖像,取代冰冷的民調數字,期望能給讀者一個更清晰的觀選途徑,更有利於破解選戰迷霧。下圖為臺北市選戰的「民調金字塔」,以2018年8月的臺北市人口金字塔圖為基底,結合《美麗島電子報》於2018/5/8-10所進行的民調結果(圖一)
圖一、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庫、美麗島電子報2018/5/8-10、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如圖所示,柯文哲在45歲以下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35~39歲支持柯的族群,是「高支持率」配上「高人口基數」的代表,僅僅這狹窄同溫層的票數就足以抵過丁、姚數個五齡段的支持群眾;
丁守中則是穩穩得到45歲以上藍營基本盤的支持,幾乎占去半邊天下;
反觀姚文智雖在50歲以上力保二成的支持率,且年齡越高支持度越顯遞增,但受限於70歲以上人口基數過少,對整體支持率的拉升貢獻不高。
想坐收漁翁之利?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此份民調(5/8)距離投票尚有半年的時間,面對這樣的選舉情勢,三方各有盤算。由於表態率超過八成,沒有剩下太多的空間讓各候選人拓展票源,若丁守中能維持現有的支持度至投票日,坐等白綠兩方互相牽制、平均得票,則勝選的機會不小,於是鞏固支持前沿(圖中藍色防線)就成為丁陣營的目標。
在白綠正式分裂後,丁看似更無心對外攻略,將重心全力放在爭取傳統的藍營選票;反觀姚文智方面,民調結果與內部預期落差過大,支持群眾年齡層偏高,需要竭力挽回流向柯P的淺綠群眾,策略上主攻支持柯P的泛綠(圖中綠色箭頭),並尋求年輕族群的認同。
至於柯文哲方面,民調顯示與丁守中處於誤差範圍之內,顯然在藍綠包夾之下的連任之路確實面臨挑戰。「民調金字塔」顯示出上方人口基數太少,下方無拓展更多年輕票源的空間,更何況深綠族群難以撼動,若要走出一條活路拉開與丁守中的差距,只能正面對決丁的支持者,尤以攻入具有龐大人口基數的45~70歲的淺藍群族(圖中紅色箭頭方向)最有效益。
圖二、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庫、美麗島電子報2018/9/17-18、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經過四個多月,依據2018/9/17-18美麗島民調所繪製而成的第二張「民調金字塔」(圖二),明顯可見三方的支持度與未表態比率有大幅的變動。首先看到姚文智的支持前沿(綠線)不進反退,選票嚴重退縮,淺綠族群幾乎被柯文哲攻克,姚的支持者萎縮至少三成以上。
參賽者有三個人,不代表就會「三分天下」…
某種程度來說,姚在選戰中等於已經被邊緣化、提前出局。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丁守中身上,本以為採取保守的戰略守勢,可以一路安穩的維持基本盤到投票日,沒想到以往哨子一吹各自歸隊的情況沒有發生,倒是在45~69歲的年齡層中有兩成多的支持者轉入未表態或不投票,支持前沿如同姚一樣大幅退縮(藍色箭頭方向)。若任由此情勢繼續發展,藍營上屆60萬張選票所搭建的「連勝文防線」恐因支持者的冷漠而崩塌。
網路聲量,反映候選人議題設定優劣與成效
連任者自有其在選戰上的優勢,挑戰者更應主動創造對己方有利的議題,在議題攻防上凸顯自我的優點與對手的缺點,盡可能在短時間塑造正面的差異化形象,並不斷爭取曝光機會,目的都是博取更多的認同以及更多的選票。
然而從6月以降,柯丁姚三人的網路聲量可說是天差地別(圖三),丁陣營無法(或無力)效操作議題、發出聲量;姚本人雖不斷拋出議題欲搶占版面,但似乎得不到輿論的認同。反觀柯陣營有意的將聲量維持在一定的高度,七月初的「一日幕僚」影片更意外讓柯的聲量爆衝。從戰情的角度來看,丁姚幾乎是遭受到對方空軍無情的狂轟爛炸,卻毫無招架之力。候選人不突出,支持者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支持的理由,或許這就是丁、姚兩陣營支持前沿不進反退的最大原因。
圖三、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進入十月份後,選戰終於似乎有熱起來的跡象。在這段時間裡,國民黨提名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異軍突起,其別具一格的人格魅力與天馬行空的戰術,捲起一股「韓流」,造成核爆般的網路聲量,旋風式的倒逼出傳統陸軍的激情,一時間藍營士氣大振,需持續關注是否有「外溢效應」。
另一方面,「葛特曼事件」逼得白、綠陣營兩方正面開戰,甚至進入肉搏。下方的「民調金字塔」是依據臺灣民意基金會委託山水民意研究公司於10/14-16所進行的民調,此份民調特別以20~24歲、25~34歲、35~44歲為年齡分界,恰好能充分反映出45歲上下的代際差距,佐證世代盤的重要性(圖四)。
圖四、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庫、臺灣民意基金會2018/10/14-16、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圖中藍、紅、綠三條直線分別表示丁守中、柯文哲、姚文智三方的支持者前沿(5/8美麗島民調),另外四個橢圓區塊是此圖中最需要關注之處。「葛特曼事件」引起各方關注,柯文哲首當其衝,然而器官一案不僅未能打擊到柯的選情,似乎還因禍得福。一方面激出年輕族群的高支持度(橢圓1),另一方面則加速淺綠、深綠的分道揚鑣(橢圓2、3)(這方面可詳見美麗島民調針對器官事件的民調,本文不多做分析)。
不過,34歲以下的超高表態率無法充分反映在投票行為上,必須承認超過八成的投票率是不現實的,在評估柯的總體支持度時,年輕族群的超高支持度(橢圓1)必須有所打折。
柯進姚退,丁能守住「連勝文防線」?
相較於年輕族群,45~69歲綠色選民是白綠廝殺的主戰場,柯陣營不但於9月份的民調就攻入此區(橢圓3),此次民調更證明不受葛特曼事件的影響,穩穩的將姚文智逼退到深綠一隅。
此外,柯在70歲以上的支持度(橢圓2)也明顯有所斬獲,雖然人口基數不多對選情影響不大,但如果將區塊2、3合併分析,可得出柯文哲已經成功裂解綠營,得到過半綠營基本盤的選票。相對的,姚文智支持度持續萎縮、低迷,在選戰中近乎出局。
或許受惠於韓國瑜旋風提振士氣,藍營游離於未表態的群眾有回流丁守中的跡象,不過離填滿5/8的支持前沿(橢圓4)還有一段距離。韓國瑜的外溢效應是否能帶動臺北的選情,丁是否能守住「連勝文防線」,應是選前最後一個月的觀選重點。
「年輕人」壓倒性挺柯,45歲以上區塊藍受制、綠消解
臺北市長選戰截至目前為止,不論選情如何波動,45歲以下屬於「戰後嬰兒潮第二代」的年輕族群絲毫不受影響,一路穩定以壓倒性的態勢支持柯文哲。相反,45歲以上傳統藍綠基本盤卻有大幅的消長,綠營基本盤被蠶食、藍營基本盤被壓制,藍綠兩方想將選戰操作成「藍綠基本盤」的意圖,重重被以「世代盤」為根基的白色力量打臉。
簡言之,本篇運用「民調金字塔」分析臺北市長選情,強調這是一個「世代盤」向上突破藍綠合圍的情況,將其歸類於「藍綠Plus盤」認知模型中的「自我膨脹型」,更有助於理解選戰情勢。
在下一篇,將運用同樣的方法來分析高雄市長選情,並介紹「藍綠Plus盤」認知模型中的「尚書大人型」(風向型)。
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