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10月25日2018年
Popular Posts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06月05日2020年
- 【許劍虹:華美軍事之旅18——新旅程的開始。】04月10日2022年
- 熊玠:破解「台灣地位未定論」—— 揭開政治迷夢,讓國際法大師告訴你臺灣身份的前世今生10月03日2018年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
訂閱我們
關注我們
選舉季節快到了,不只臺灣,美國也正面臨改選三分之一參議院及眾議院全部席位的「期中選舉」。近日網路上瘋傳著一部美國選舉的催票影片:「Dear young people, “Don’t Vote”」,畫面是一群嬰兒潮世代的老人,嘲笑下個世代的年輕人雖然聲音很大、有各種價值主張與想法,卻懶得出門投票。該部影片雖然是走反諷路線,其真正意涵是希望推動年輕人出門投票,但其中偽裝在影片表面所傳達的訊息也非常清楚:
「真正作出貢獻、決定事情與運作世界的是他們這群老人,而不是年輕人,而且老人會繼續掌權下去。」
這樣的訊息與場景是不是令身在臺灣的你感到熟悉呢?
誰是政治行為中的年輕人?
本篇分成兩個部分:
首先界定誰是政治行為中的年輕人,並說明年輕人其實比大多數人想像的還多;接著用「年輕人指數」說明,年輕人已成為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多數。
自從2013年底開始,臺灣社會掀起一連串的公民運動,「六、七年級」的年輕人參與公共議題的意識不僅升高,更轉化為串連行動,強烈衝擊臺灣的政治生態,引發2014年底地方選舉中政治版圖的劇烈洗牌,進一步導致2016年再次政黨輪替,國民黨兵敗如山倒。
經此一役,無論有心還是被迫,各黨派都多少意識到年輕人的重要性,將部分注意力與資源投向年輕人,採取迎合世代口味的行銷宣傳手法,並積極培養青年人才,企圖拉攏年輕選票。
然而,當此趨勢越發明顯之際,身邊不少年輕朋友還是有這樣的經驗,每每與長輩或資深從政人士聊起政治談及選舉時,仍會聽到:
「都不生小孩,生育率這麼低,你們年輕人越來越少」、
「年輕人不關心政治,又不會去投票」、
「年輕人沒主見,投哪個黨、投誰,還不是都聽家裡的」、
「年輕人都是空氣票,選舉還是要靠組織才有效」、
「人少又投票率低,時間跟資源用來顧樁腳卡實在!」、
「三十多年來都是這樣打選戰,聽我的準沒錯…」
等等…盡顯「傲慢與偏見」的言論。進一步拆解以上言論的背後思維,不難發現長輩們認為「年輕人不重要」的內在邏輯是基於兩個變量:
人數(少)X投票率(低)=沒什麼影響力。
看倌們,對於這樣的邏輯思維,你們買單嗎?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20-45歲的「年輕人」(青壯世代)已占總公民人數的45.9%
在探討這個議題前,我們得先定義「哪個年齡層段的群體是本篇所要討論的『年輕人』?」答案是20~44歲的「青壯世代」。根據中華民國的法律,20歲以上的中華民國公民才具有投票權,想當然爾20歲是討論投票行為的年齡下限。另一方面,出生於民國60年代(六年級生)現階段約40多歲左右的臺灣人,屬於「戰後嬰兒潮第二代」,配合人口金字塔圖以五齡段為基礎,44歲(未滿45)是本篇界定年輕人的上限。這個分界對於往後的分析至關重要。
相信大家都聽過「戰後嬰兒潮」(baby boom)一詞,指的是在二次大戰後(1946~1965)20年間出生率大幅度提昇的現象。依據內政部所公布的統計資料,民國38年起,臺灣地區(含金馬)年出生人口劇增突破30萬人大關,隨後年出生人數一路向上攀爬至42萬人,直到民國56年出生人數才明顯回落至37萬人,隨後幾年在36萬至39萬間徘徊(圖一)。
圖一、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庫〈出生數及粗出生率〉、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另一波人口增長高峰期始於民國65年,戰後嬰兒潮世代正好邁入成家生子的階段,更適逢傳統龍年,生育率大增。「戰後嬰兒潮第二代」出生高峰持續到民國86年,20年間出生人口皆保持在30萬人以上。今(107)年11月24日是九合一大選的投票日,回頭推算具有投票權、年齡段位於20~44歲的青壯年人口,即出生於民國63~87年間,恰巧與推動第二次臺灣人口大幅成長的「戰後嬰兒潮第二代」重疊。
值得注意的是,接續在「戰後嬰兒潮第二代」的後一代(民國87年之後),除了大量千禧寶寶的出生得以站回30萬人以外,新生兒數目呈現斷崖式的下跌,或許這就是形成「年輕人很少」的刻板印象來源。在2000年後出生的這批新生兒,縱使人口數大幅減少,不過至今年齡最大不過18歲,本來就尚未具有投票權,對選舉的直接影響力可說微乎其微。
從過去「e世代」、「千禧世代」,到近來的「崩世代」、「厭世代」、「壓力世代」等描述年輕人的形容詞來看,這些標籤不外乎就是在強調世代差異。而年輕世代與上一代不同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造成兩個世代思維模式與價值判斷的徹底質變。目前「戰後嬰兒潮第二代」已全數擁有合法投票權利,在政治上被歸類為「年輕人」的行為群體,到底具有何等的政治能量呢?
現在,本文欲回答第一個變量產生的問題,到底「年輕人」是多是少?
依據內政部〈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及單一分齡〉的資料(更新至民國107年8月),全國範圍內20~44歲青壯年人口有882萬0819人,45歲以上中老年人口有1030萬0463人,兩者相除後(20~44歲人口/45歲以上人口)為45.9%。本文指稱的「戰後嬰兒潮第二代」,雖然僅僅25個年齡數,但人口數卻已經達到45歲以上中老年人口的八成五。究竟年輕人是多是少?就讓大家自由心證吧。
「年輕人」正是影響2014地方選舉結果的關鍵
由於中央選舉委員會至今仍不公開各年齡層投票率,關於年輕人的投票率高低只能透過間接推估,或選後由中選會組織學者專家抽樣研究。為了探討年輕人在各縣市的選舉影響力,最單純的方式莫過於先計算選舉人數中的年輕人比例。因此本文以20~44歲的人口數除以45歲以上的人口數,將得出之百分比稱為「年輕人指數」。「年輕人指數」越高的地方,代表年輕人在此地的政治影響力越大,反之亦然。藉由參照臺灣各縣市年輕人指數(表一),本文提供另一個觀察年輕人投票率與影響力的視角。
表一、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庫〈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及單一分齡〉、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首先,最令人驚艷的是桃園市的人口結構,年輕人指數超過1,也就是20~44歲人口數超過全體公民數的一半。接著的新竹市(98.83%)、新竹縣(98.33%)與臺中市(97.11%)也不遑多讓,青壯年人口與中老年人口幾乎呈現勢均力敵。彰化縣(88.57%)與新北市(87.25%)可視為第三梯隊,雖不突出但仍高於全國(85.64%)平均。上述皆是年輕人指數高於全國平均的縣市。
若回望2014年的地方選舉,在過往屬於藍營票倉的桃園市(101.74%),民進黨提名的鄭文燦在2014年拿到49萬2414票,比自己在2010年多拿了近15萬票(成長42%),跌破所有專家的眼鏡,奇蹟式的翻轉藍綠結構;
新竹市(98.83%),身處藍大於綠的地方,林智堅在民進黨分裂的情況下還能當選,若加計分裂的蔡仁堅選票,泛綠在新竹市增加近5萬票(成長70%);新竹縣(98.33%),民進黨提名鄭永金後較2010年多拿4萬票(成長53%),距離終結藍色執政僅差距5千多票;
至於在以往藍綠版圖五五波的中臺灣,臺中市(97.11%),在2014年由民進黨提名的林佳龍以57%的得票率大勝,跟鄭文燦一樣比自己在2010年多拿了近15萬票(成長21%);而彰化縣(88.57%)的魏明谷則較上屆民進黨得票高出近11萬票(成長39.5%)。
長期備受忽視的「年輕人」成為衝垮外「藍綠界線」的「關鍵多數」
2014年的開票結果與選前各界預估落差甚大,讓各政黨與許多媒體、專家不可置信,「民進黨沒想過可以贏這麼多,國民黨不知道怎麼輸的」一度成為政壇的笑語。
推敲箇中原因,臺灣社會,尤其是當時執政的國民黨,都過於低估年輕人熱情參與並積極返鄉投票的動能,輕忽年輕人左右選舉的影響力。在2014年的大選中,長期備受傳統政治視角忽略的「年輕人」,成為衝垮外界眼中「藍綠界線」的「關鍵多數」。
「世代因素」已成台灣政治走向最關鍵的決定力量
回顧本篇,筆者借用了「戰後嬰兒潮第二代」的年齡天花板作為輔助,以45歲作為青壯年人口與中老年人口的分界,並運用「年輕人指數」(青壯年人口/中老年人口)來反駁年輕人不多的偏見。
第二部分則是以2014年的地方選舉為例,年輕人指數較高的地區,包括臺中市、新竹縣市、桃園市皆發生出乎外界意料的選舉結果,年輕人確實已經成為「關鍵多數」,「世代因素」將是現今左右臺灣政壇最重要的力量。
在說明了年輕人的重要性之後,下一篇文章將透過介紹一個新的選情認知模型「藍綠基本盤VS青年世代盤」,來剖析年輕人是如何解構傳統的「藍綠基本盤」,幫助讀者建立一個理解選舉情勢的新面向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