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自由日68周年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一二三自由日,68年前的今天,有14,000名在朝鮮半島上被聯合國軍俘虜的中共戰俘,選擇來到台灣追隨中華民國政府。這可說是自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之後,在國民黨領導下贏得的一次重大政治勝利,對維繫復興基地的士氣有相當大的作用。而近年來,由於中共與美國的關係緊張,所謂「抗美援朝」的歷史再度成為中國大陸的顯學,如《長津湖》之類的電影在海峽對岸大受歡迎。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無論是海峽兩岸還是國共兩黨,在面對歷史問題的時候都還存在著極大的差距。
先不管韓戰到底是由誰先發起,到底中共參加韓戰值不值得,還有14,000名「反共義士」來台灣是否志願。大陸經歷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百餘年的民族屈辱,台灣也經歷了日本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讓兩岸人民都渴望有一天中國能夠邁向強國之林。然而伴隨著台灣經濟起飛與大陸的改革開放相繼成功,富起來了與強起來的中國人,還應該要追求比渴望看到中國強大更高的價值,那就是中國人能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不只不再受到外國強權的欺負,同時也不再受到本國統治者的欺壓,能自由選擇自己渴望的生活模式。
回到68年前那場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戰爭,中共與北韓在蘇聯的支持下,要求聯合國遣返所有被俘虜的中共和北韓戰俘。美國方面卻主張讓戰俘憑藉自由意志選擇是要回到大陸和北韓,還是來到台灣與南韓。之所以決定讓戰俘選擇志願前返,首先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美英盟國曾將大量二戰時被德軍強制徵用的蘇聯平民與戰俘遣返蘇聯,結果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慘遭史達林以叛國罪名整肅。
志願遣返的安排,就是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其次則是南北韓雙方在交戰的過程中,都曾將對方的俘虜大量補充到自己的部隊裡作戰,因此很難判斷被聯合國軍俘虜的北韓軍人,到底一開始是南韓人還是北韓人,反之被俘虜的南韓軍人亦然。讓俘虜們自由選擇遣返到哪個陣營,是最能避免發生錯誤的方法。
雖然我們不能說,聯合國方面對戰俘意願的鑑定不是沒有問題,俘虜內部分成兩派,彼此透過暴力手段威脅逼迫對方就範的情形也確實有發生,可是單從結果論來看,多數來台灣的反共義士過上了自由富足的生活。甚至當他們晚年回大陸探親的時候,還能拿出積蓄投資家鄉。
倒是那6,000名選擇回大陸的俘虜,就如同二戰末期被美英交還給史達林的蘇聯軍民一樣,遭到了各式各樣的批鬥與整肅。輕者被開除黨籍後遭受嚴厲審查,重者則透過包括自殺在內的激進手段來證明自己對黨的「忠誠」。他們在大陸得到的待遇,還不如那些選擇來台灣,晚年再回大陸探親的反共義士。究竟哪個選擇是正確的,歷史其實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一二三自由日」是一個偉大的日子,因為有這個日子,有了世界民主自由聯盟這個組織聯合國NGO存在。也因為中共沒有參與這個NGO,今天世界自由民主聯盟的中國代表還是中華民國,代表著我國尚未完全退出聯合國。紀念這個日子,站在當今尋求與美國強化合作關係的立場上來看,當然更是別具意義的了。
一二三自由日68周年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一二三自由日,68年前的今天,有14,000名在朝鮮半島上被聯合國軍俘虜的中共戰俘,選擇來到台灣追隨中華民國政府。這可說是自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之後,在國民黨領導下贏得的一次重大政治勝利,對維繫復興基地的士氣有相當大的作用。而近年來,由於中共與美國的關係緊張,所謂「抗美援朝」的歷史再度成為中國大陸的顯學,如《長津湖》之類的電影在海峽對岸大受歡迎。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無論是海峽兩岸還是國共兩黨,在面對歷史問題的時候都還存在著極大的差距。
先不管韓戰到底是由誰先發起,到底中共參加韓戰值不值得,還有14,000名「反共義士」來台灣是否志願。大陸經歷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百餘年的民族屈辱,台灣也經歷了日本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讓兩岸人民都渴望有一天中國能夠邁向強國之林。然而伴隨著台灣經濟起飛與大陸的改革開放相繼成功,富起來了與強起來的中國人,還應該要追求比渴望看到中國強大更高的價值,那就是中國人能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不只不再受到外國強權的欺負,同時也不再受到本國統治者的欺壓,能自由選擇自己渴望的生活模式。
回到68年前那場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戰爭,中共與北韓在蘇聯的支持下,要求聯合國遣返所有被俘虜的中共和北韓戰俘。美國方面卻主張讓戰俘憑藉自由意志選擇是要回到大陸和北韓,還是來到台灣與南韓。之所以決定讓戰俘選擇志願前返,首先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美英盟國曾將大量二戰時被德軍強制徵用的蘇聯平民與戰俘遣返蘇聯,結果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慘遭史達林以叛國罪名整肅。
志願遣返的安排,就是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其次則是南北韓雙方在交戰的過程中,都曾將對方的俘虜大量補充到自己的部隊裡作戰,因此很難判斷被聯合國軍俘虜的北韓軍人,到底一開始是南韓人還是北韓人,反之被俘虜的南韓軍人亦然。讓俘虜們自由選擇遣返到哪個陣營,是最能避免發生錯誤的方法。
雖然我們不能說,聯合國方面對戰俘意願的鑑定不是沒有問題,俘虜內部分成兩派,彼此透過暴力手段威脅逼迫對方就範的情形也確實有發生,可是單從結果論來看,多數來台灣的反共義士過上了自由富足的生活。甚至當他們晚年回大陸探親的時候,還能拿出積蓄投資家鄉。
倒是那6,000名選擇回大陸的俘虜,就如同二戰末期被美英交還給史達林的蘇聯軍民一樣,遭到了各式各樣的批鬥與整肅。輕者被開除黨籍後遭受嚴厲審查,重者則透過包括自殺在內的激進手段來證明自己對黨的「忠誠」。他們在大陸得到的待遇,還不如那些選擇來台灣,晚年再回大陸探親的反共義士。究竟哪個選擇是正確的,歷史其實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一二三自由日」是一個偉大的日子,因為有這個日子,有了世界民主自由聯盟這個組織聯合國NGO存在。也因為中共沒有參與這個NGO,今天世界自由民主聯盟的中國代表還是中華民國,代表著我國尚未完全退出聯合國。紀念這個日子,站在當今尋求與美國強化合作關係的立場上來看,當然更是別具意義的了。
許劍虹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著有《那段英烈的日子:中日戰爭勇士餘生錄》、《飛行傭兵:第1美籍志願大隊戰鬥史》、並譯有《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台灣問題專家四十年的深度觀察》...等書。更多 兩岸關係
【周義鳴:當歐洲人提起「小中國的大麻煩」——國家認同不應模糊帶過。】
【李厚穎:與中共唱和?傷害正藍路線不利壯大中華民國。】
【李縉穎:朱立倫「愛台親美」的結構與契機——重塑2022戰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