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11月20日2018年
Popular Posts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06月05日2020年
- 【許劍虹:華美軍事之旅18——新旅程的開始。】04月10日2022年
- 熊玠:破解「台灣地位未定論」—— 揭開政治迷夢,讓國際法大師告訴你臺灣身份的前世今生10月03日2018年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
訂閱我們
關注我們
編按:“身為少數代表國民黨出征基層選戰的七年級生,正踏入而立之年的黃健豪政治/公共事務經驗可說是相當豐富,從高中開始就擔任學生會長,就讀政大政治研究所時擔任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他不但有在經濟部與創投公司工作的財經歷練,在近年許多政治活動中也無役不與,曾經輔選過馬英九與連勝文,被外界視為「連系五虎」之一。
在2017年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時,他擔任詹啟賢的發言人,意外因「捐肝救父」一事毅然放下競選工作,卻也讓外界注意到這個國民黨的新世代。
黃在康復後依然積極參政,除了回到黨部文傳會擔任新媒體事務部代理主任及發言人團,現更返回從小長大的故鄉台中北屯參選市議員。他的政治初衷是什麼?又為何會進入國民黨一路走到現在?
在外地十多年的遊子於台北政治江湖習得一身功夫返鄉參選,卻發現熟悉的家鄉中有著陌生的「地方政治」,黃健豪讓家鄉漸好的心願能否完成?“
問:可否跟我們談談你自己的出身背景?
黃:我出生在一個很平凡的家庭,爸爸媽媽做點小生意,在臺中一中畢業後到台北念大學,做事、找工作。非常簡單。
問:你投入政治/公共事務的初衷是什麼?
黃:其實對政治一直很有興趣,我從高中以前、小時候的人生理想,是當個會賺錢的企業家。那時候「多元入學」這個概念剛開始,一開始弄社團、學生會,都把它當作一個經歷,以後備審資料多一條。
直到當了學生會長之後,才發現自己對公共事務、政治有興趣,但是因為家裡沒有特別的政治背景,所以嚴格來說,我也是從外圍的工讀生或是志工慢慢開始。會認真工作,因為你知道對這件事情是有興趣的。慢慢一路到現在才有機會拿到提名,回家鄉選個市議員。
問:第一次踏入政治/公共事務是什麼事?
黃:就讀臺中一中的時候就擔任學生會長,當時一中街的商店營業時太過吵雜,影響到高三學長們準備考試,所以我就找記者來報導,見報的當天,市府就立刻派人到場要求改善。這是第一次我深刻理解到如何用行動為大家爭取權益。
問:可否簡單告訴我們你為什麼要出來競選市議員?
黃:我認為再高深的政治理論,都需要有基層民意做基礎,理論與實際結合,才能讓城市進步。最重要是希望我的家鄉台中市能變得更有法治、變得更友善。不管是對年輕人也好或對下一代,我們希望台中市能打造成一個好家庭、好居住、好就業的生活環境。
延伸閱讀:〈黃健豪政見一覽〉
問:參與公共事務,有什麼是你最印象深刻的事?
黃:現在出來選市議員,真的有陌生人會因為願意因為認同你的理念或鼓勵來主動捐款。在我參選前不敢這麼樂觀,所以真的感到蠻溫暖的。
問:為何會選擇加入國民黨?對國民黨的感覺是什麼?
黃:會加入國民黨主要是家庭背景因素,我的阿公是1949年跟著國府來台的空軍,從小多少耳濡目染那股對國家的情感;另一個原因,是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真心相信當時的黨主席馬英九可以幫助這個國家,因此加入了國民黨的青年組織,正式走進國民黨。
由於過去長期執政治理國家,國民黨是個比較務實、講究專業的政黨,但同時也不免有些倫理和僚氣。
問:今年大選我們看到很多年輕的面孔,坐轎、抬轎與願意投票的都有,就你的觀察,是什麼原因讓台灣年輕人越來越願意投身政治/公共事務?
黃:因為主流的政治人物再也無法代表我們。解嚴至今已經30年,政治環境與社會氛圍變動得很劇烈,這批當年最少30歲的政治人物,現在都已經至少60歲起跳。
一方面也是我們長大了,過去這幾年從你對政治有概念以來,所看到的政治事務,會覺得為什麼會有這種決策?過去年輕人比較沒有參與政治的經驗,政治好像是個特定團體、某種種類的人把持住了。但現在這個時代,可能是網路的關係,像我們是1988年生(解嚴後一年),我們成長的背景是在一個比較民主、開放的時代。公共討論是從小一直在我們的生活裡根深蒂固的。
當我們今天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機會的時候,我們就來參與這件事情(政治),我才有可能改變這樣子的結構。現在很多(檯面上)的法律或政治人物,他們跟我們成長的背景、所接收到的資訊或我們對政治社會的理解,是幾乎不一樣的兩件事情。
問:面對黨內與外界長期以來認為藍營新世代人才中空,有什麼看法?會否認為這正是自己要投身政治/出來競選的原因?
黃:這是被大家詬病好幾年的事情 好像接班梯隊沒接上,中間的斷層很嚴重。藍營的人才中空是事實。馬英九執政的8年中,並沒有建立起政治甄補的有效管道,新世代比較缺少能歷練的機會和職位。若再加上陳水扁執政的那8年,可以說國民黨內還堪用的人才,恐怕多是2000年失去執政權之前所訓練的技術官僚或政治人才。
這倒不是我出來競選的原因,而是我本來就想出來。一方面國民黨黨內提名有修正,對年輕人比較有利,今年也剛好時機成熟。還有就是一份對大環境和身為年輕世代的使命感,真的不能再讓那些不懂新科技、多元性別與文化思潮的政治人物代表我們了。
問:今年選舉(國民)黨的機器弱化,各地選舉彈性「看似」是提高的,市黨部的自主彈性是提高的,不過因為沒有黨的操作,可能會有弱中央強地方的情況出現。影響是彈性往上、衝突也增加,且目前看來整個選舉的盤是很鬆散的,更派系化。這些情況對競選市議員的你有無影響?你有什麼看法?
黃:是的,我認為的確有呈現弱中央、強地方的情況。
派系化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走回跟地方派系妥協的老路,另一種是不同派系的路線競爭。長期來說,如果國民黨能夠變成有許多派系在競爭黨中央的路線主導權,並且爭取中間選民認同,我認為對政黨政治來說是好事;但如果又跟回頭跟地方派系妥協,那勢必還會再次失去廣大的中間選民。
對我目前的選舉方式來說,我認為弱中央其實算是件好事,候選人才有機會自主去打開新的票源。
問:黨中央或黨的系統有無給予年輕人資源或支持?用什麼樣的方式?
黃:這兩年黨中央比較辛苦,因此如果講的是錢的話是幾乎沒有。最實質的幫助應該是提名制度的改變,讓年輕人有一些加權的分數,這算是黨中央給我們年輕一代最好的幫助。另外最大的支持是那張政黨推薦書,至少讓你有一個基本的社會認同基礎,那些還認同國民黨一些價值路線的人會願意投給你。
問:身為沒有資源的青年世代,投入競選到現在一定有很多不為外人道的辛苦與艱難,最困難或最有感觸的部份是什麼?
首先絕對是錢。缺乏糧草的仗根本打不起來。
此外,就是地方派系、社團組織和宮廟團體的封閉性。身為新人很難打進去他們的圈子,那些可能都是幾十年累積的交情或幾個任期的經營。地方政治好像有某種自己的生態,這件事情跟我沒關係,但這同時也是我出來參選的信心跟原因。總是有這麼多選民是像我這樣子的吧,我投票看的是人,學經歷背景跟他提的願景,跟地方派系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參與地方選舉很多時候面對的是里長辦的活動,這些活動他某種程度是地方派系在掌握的。
最後,我們常講的「地方」,也就是比較非都市的農村地區,和都市的工商社會,好像處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都市的那一套政治邏輯與媒體議題回到地方上基本行不通。一開始比較艱難,(身為新人)你沒有門路。初期要花很多時間打進這個世界裡面。我覺得最難的是怎麼接觸這群只在地方上活動的人,他們可能不管你是什麼政黨的人,也不管你有什麼特別的願景;他們在意的是「你有沒有跟我互動」、「大家有沒有交情」。這是我認為參與政治,特別是年輕人,你要進去這個世界比較困難的問題。
問:你所在的選區選民們最關心與重視的議題為何?你對此有何看法與解方?
黃:現在台中民眾最關心也最切身有痛感的是空氣汙染問題。
要解決空汙,應該要透過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使用執照減量,逼中央政府表態;另外則是真的需要編列足夠的預算給稽查人員,讓他們可以有效取締違章工廠和廢氣排放,。
問:就你的了解,所在選區的宮廟、地方樁腳、社區領袖們怎麼看這次選舉?
黃:大家都還是願意給新人機會,但應該還是經營許久的老將比較穩。因為地方上宮廟與領袖很重視「交陪」(應酬、人際往來)與選民服務。地方上也已經有根深蒂固的傳統認為,市議員的功能就是選民服務。所以他們可能會投給他們認為「服務」最好的候選人。
問:選前剩下兩週左右,目前的選戰困境是什麼?有何解方?
黃:身為新人,儘管非常努力,還是無法完全打入地方組織,所以就必須全力搶攻中間選民。事實上中間選民已經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只是他們的投票意向就比較難以判斷。
問:請談談你所在選區的市長選情,你對兩黨的主要候選人與市長選情有何看法?有沒有母雞帶小雞的效應?
黃:國民黨的盧秀燕與現任的林佳龍,選情從膠著,打到目前逐漸由盧秀燕微幅領先,整體來說對盧秀燕是樂觀,因為從落後到追平到微幅領先,盧秀燕的曲線是呈現上升趨勢。擁有現任的行政資源優勢還打成這樣,可能顯示台中人真的不是很滿意林佳龍的治理。
林佳龍市長對我來講就是做得很爛(編按:好直接)。我是台中人,大家一直標榜路平專案,我現在門前就在鋪路啊。現在選前一個月才在鋪路,那過去四年來在幹嘛?在林佳龍市長任內並沒有看到,不管是建設也好、軟體的福利政策也好,或是台中市的經濟發展,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突破或特別的表現。
盧秀燕對年輕的議員候選人是蠻幫忙的。我的案例更特別的是,我剛好在北屯區選。這裡本來就是盧秀燕當立委的選區,可以說長年就是盧秀燕的地盤,因此她出來選市長,會有效帶動整個北屯藍營的選情。她在這裡算是一個強勢的候選人,所以我算是很有感的小雞(笑)。
各種場合只要她來都會講說,希望這邊除了三位現任議員之外加上我,就四席。她都會公開呼籲,我們要四席選上,要多提拔年輕人。所以我也期許自己可以更努力幫盧秀燕在北屯區爭取更多中間與年輕選票,讓她可以成功當選。不只讓北屯漸好,更一起讓台中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