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二二八,雖逢七十五週年,但短因於烏俄戰爭影響,長時可能係對相關議題的疲乏,關注度未若從前。
從時事談起,粗略比對,二二八的紀念與烏俄戰爭的爆發卻有著相似的對應關聯,足以對歷史、暴力(戰爭)有更多的省思與討論。
【二二八與烏俄戰爭】同樣牽涉複雜的國家、族群問題:一邊是被帝國割讓,歷經殖民與現代化洗禮,又再「回歸後」與新體制間的推拉;一則是早從十八世紀起一連串的瓜分、佔領、獨立所致的領土族群問題。
同樣二戰後的局勢脈絡:一是二戰方止,戰敗國殖民地與戰勝國間接收的尷尬;一為蘇聯解體後國際體系對俄的長時壓抑,造就普丁及其國內若干人等的「恢復榮光」民族使命。
以及同樣的還有不對等暴力(戰爭)情況,強弱懸殊、道德衡量、手段正當性……而於中所深藏的,更有對歷史癥結的處理方式,重重問題的積累,各自導致出對撞的窘境。那我們該如何在往後妥善處理歷史問題,而不致讓悲劇再度重演?
【台灣的轉型正義瓶頸】歷史大事件並不會隨著時間而逝去,反而會內化成一種基因,深刻影響著一個國家、民族的走向。但是正面抑是負面,考驗著我們怎樣面對及處理。
面對二二八事件、白色恐佈等歷史傷痛,台灣的轉型正義走了三十年,期間由民間而起再至政府機關,歷經道歉、賠償、到檔案公布,成立專責機關,有著不一樣的階段歷程。不過卻也面臨諸多的爭議及挑戰:「史實」的競爭、機關設置爭議、政黨鬥爭標籤、刻意將問題二元化、崇尚國家暴力的合理性⋯⋯
當然還有更多深層的問題:四十餘年的威權積累如何處置?基於國家安全脈絡下的「罪」與「正義」如何定義?如何扭轉對事件的疲乏態勢及對歷史學門的偏見認知?
現階段我們該怎麼走?在當前,選擇放下、遺忘仍有著不小的聲量,這的確這是一種處理歷史傷痛的方式,特別在議題疲乏的當下,讓政客們可以卸責的閃避問題,而我們也曾見於過去德國的案例。但這種粗暴方式,真能適用於台灣?
成天喊著放下的人,幾乎對議題沒有絲毫的認識,對傷痛仍處於威權教育下的罐頭理解,其讓整個社會導向於對歷史的白癡化,也導致原來的問題與隔閡愈趨深化。
【瓶頸何解?】謙卑、尊重是基本面對的心態,而針對於悲劇本身,或許我們反而還是必須回到原點,讓事件本身能夠更為社會所知,促成共同體內的歷史共感。
對於轉型正義的理解也必須有所提升,讓社會知道其本身的用意及複雜性,公眾人物則有責任不去汙名化或為己利用,如此我們才有足夠的基礎能夠做接下來的和解、清算。
不過最後回到問題核心,這些年其實已有諸多同世代的人們,透過各種型態的紀念活動去延續對議題的認識,而所關注的事件的視野亦深及到地方的每一個角落、生活周遭。但畢竟有著權力、話語權的人們仍然醉心於自適的論述空間,或者基於種種政治考量而避之不及,以致種種問題循環不已。
【請謹記前輩們的精神】1947年2月28日事件蔓延之後,每一地的仕紳、意見領袖蜂擁而起,各自透過自己的方式、能力所及,欲解決問題。不少人絕對都深知實力的不對等與於中的危險,但仍然「選擇」勇敢站出,最後而致犧牲。那是一份出於對社會的責任、對鄉土的熱愛,以及受到地方、父老所託付的使命。與之相較,當前許多公眾者的言行,有著截然差異的對比。
對於轉型正義、歷史傷痛,我們只期待這些台面上的人們有著那些前輩們百分之一的勇氣與責任,如果沒有那點責任面對,又何以說服我們你屆時真到了那刻會與大家站在一起?有能力可以處理日後的種種危機?另外對於歷史的理解能力,懇請也能有進一步的提升,他不會因為你的放下而消逝,而是會成為夢魘不斷出現,揭示你的無知與短視。
昨日是二二八,雖逢七十五週年,但短因於烏俄戰爭影響,長時可能係對相關議題的疲乏,關注度未若從前。
從時事談起,粗略比對,二二八的紀念與烏俄戰爭的爆發卻有著相似的對應關聯,足以對歷史、暴力(戰爭)有更多的省思與討論。
【二二八與烏俄戰爭】
同樣牽涉複雜的國家、族群問題:一邊是被帝國割讓,歷經殖民與現代化洗禮,又再「回歸後」與新體制間的推拉;一則是早從十八世紀起一連串的瓜分、佔領、獨立所致的領土族群問題。
同樣二戰後的局勢脈絡:一是二戰方止,戰敗國殖民地與戰勝國間接收的尷尬;一為蘇聯解體後國際體系對俄的長時壓抑,造就普丁及其國內若干人等的「恢復榮光」民族使命。
以及同樣的還有不對等暴力(戰爭)情況,強弱懸殊、道德衡量、手段正當性……而於中所深藏的,更有對歷史癥結的處理方式,重重問題的積累,各自導致出對撞的窘境。那我們該如何在往後妥善處理歷史問題,而不致讓悲劇再度重演?
【台灣的轉型正義瓶頸】
歷史大事件並不會隨著時間而逝去,反而會內化成一種基因,深刻影響著一個國家、民族的走向。但是正面抑是負面,考驗著我們怎樣面對及處理。
面對二二八事件、白色恐佈等歷史傷痛,台灣的轉型正義走了三十年,期間由民間而起再至政府機關,歷經道歉、賠償、到檔案公布,成立專責機關,有著不一樣的階段歷程。不過卻也面臨諸多的爭議及挑戰:「史實」的競爭、機關設置爭議、政黨鬥爭標籤、刻意將問題二元化、崇尚國家暴力的合理性⋯⋯
當然還有更多深層的問題:四十餘年的威權積累如何處置?基於國家安全脈絡下的「罪」與「正義」如何定義?如何扭轉對事件的疲乏態勢及對歷史學門的偏見認知?
現階段我們該怎麼走?在當前,選擇放下、遺忘仍有著不小的聲量,這的確這是一種處理歷史傷痛的方式,特別在議題疲乏的當下,讓政客們可以卸責的閃避問題,而我們也曾見於過去德國的案例。但這種粗暴方式,真能適用於台灣?
成天喊著放下的人,幾乎對議題沒有絲毫的認識,對傷痛仍處於威權教育下的罐頭理解,其讓整個社會導向於對歷史的白癡化,也導致原來的問題與隔閡愈趨深化。
【瓶頸何解?】
謙卑、尊重是基本面對的心態,而針對於悲劇本身,或許我們反而還是必須回到原點,讓事件本身能夠更為社會所知,促成共同體內的歷史共感。
對於轉型正義的理解也必須有所提升,讓社會知道其本身的用意及複雜性,公眾人物則有責任不去汙名化或為己利用,如此我們才有足夠的基礎能夠做接下來的和解、清算。
不過最後回到問題核心,這些年其實已有諸多同世代的人們,透過各種型態的紀念活動去延續對議題的認識,而所關注的事件的視野亦深及到地方的每一個角落、生活周遭。但畢竟有著權力、話語權的人們仍然醉心於自適的論述空間,或者基於種種政治考量而避之不及,以致種種問題循環不已。
【請謹記前輩們的精神】
1947年2月28日事件蔓延之後,每一地的仕紳、意見領袖蜂擁而起,各自透過自己的方式、能力所及,欲解決問題。不少人絕對都深知實力的不對等與於中的危險,但仍然「選擇」勇敢站出,最後而致犧牲。那是一份出於對社會的責任、對鄉土的熱愛,以及受到地方、父老所託付的使命。與之相較,當前許多公眾者的言行,有著截然差異的對比。
對於轉型正義、歷史傷痛,我們只期待這些台面上的人們有著那些前輩們百分之一的勇氣與責任,如果沒有那點責任面對,又何以說服我們你屆時真到了那刻會與大家站在一起?有能力可以處理日後的種種危機?另外對於歷史的理解能力,懇請也能有進一步的提升,他不會因為你的放下而消逝,而是會成為夢魘不斷出現,揭示你的無知與短視。
陳柏翰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生、前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更多 公共時評
【顧長空:2024大縱橫,為台灣「非綠陣營」整合獻策。】
【周義鳴:當歐洲人提起「小中國的大麻煩」——國家認同不應模糊帶過。】
【顧長空:朱立倫訪美,帶領國民黨重返戰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