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02月19日2022年
Popular Posts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06月05日2020年
- 【許劍虹:華美軍事之旅18——新旅程的開始。】04月10日2022年
- 熊玠:破解「台灣地位未定論」—— 揭開政治迷夢,讓國際法大師告訴你臺灣身份的前世今生10月03日2018年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
訂閱我們
關注我們
蔡總統1月26日發表響應教宗「2022年世界和平日文告」的新聞稿,呼應教宗方濟各2022年世界和平日文告的內容。
蔡總統在新聞稿中說,「民主國家領導者必須帶領人民向前走,社會溝通很重要,但社會覺醒更重要,年輕人即代表這股覺醒力量,因為國家的未來就是要交棒給年輕人。在臺灣,年輕世代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改革力量,藉由『跨世代對話』,臺灣從威權體制成功轉型為華人世界唯一民主國家,獲得亞洲民主燈塔美譽,我們將堅持自由民主的價值,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讓臺灣更好,讓世界都看到民主臺灣。……聖座於和平文告中精闢提出,在武力對抗與自私冷漠間,總會有另一個可能的選項:對話」。
首先筆者要讚許蔡總統對教宗方濟各世界和平日文告的注意。世界和平日文告是1967年聖教宗保祿六世欽定的節日,訂於每年1月1日天主之母節作為世界和平日。聖教宗保祿六世及繼任的教宗們,都會在這天發表世界和平日文告,以聖言作為依據,以牧靈及福傳為宗旨,以推動世界和平為目的對世界領袖及社會發表勸言。今年是中華民國與教廷建交80週年,蔡總統以中華民國元首之姿,呼應教宗對和平的訴求,筆者相信這是對於兩國邦交最好的紀念禮物。
不過,可惜的是,蔡總統對於教宗「跨世代間對話」的詮釋,並不精確,且過於偏重青年一代,而忽略教宗強調「代際間的溝通」,更無法說得上是「對話」。因此,既要談教宗論述「持久和平途徑」的內涵,筆者認為還是必要回到文本本身,看看教宗方濟各本身是怎麼說的,而放在現在臺灣的情境下,我們應該怎麼運用,而又應該怎麼回答。
教宗方濟各在2022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提到,跨世代間的對話、教育及工作是維繫持久和平的必要途徑。所謂跨世代間的對話,主要指的是社會因為疫情、因為數位化、因為社會變遷等等緣故,人們之間失去溫暖,青年一代、中壯年一代及年長者一代,代代間缺乏具體傳承與對話溝通,彼此間要不是意見不合的對抗,就是以冷漠來彼此相待。然而年長者的孤獨感,青壯年對於未來前景的茫然感又是現實,如何彌補這兩者間的落空。
教宗方濟各認為應當透過鼓勵跨世代間的對話,把人類社會的根基豎立起來,作為未來生命傳承的基石,並塑造骨幹才能有未來的開枝散葉。教宗強調的是跨世代間的代際溝通,重視的是跨世代間基於彼此信任的真誠對話,而不是只重視年輕世代的聲音,更不只是重視年輕世代的選票。
教宗方濟各對於世代間對話的關懷,正好給予蔡總統近期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開幕式最好的註腳。臺灣的民主化經過三次政黨輪替是已成的事實。確實,我們仍然有許多戒嚴時期的黑資料、黑檔案尚待歷史學者剖析,尚待公眾輿論給個公允的交代,然而,蔡總統以中華民國總統之姿,出席前任總統紀念園區開幕儀式,不就是最好的世代間對話。這樣的行動顯示,綠營不再是以冷漠對待兩蔣戒嚴時期的中華民國,更不再是以對抗看待黨國體制,而是以承繼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姿態,將這個國家承接起來,這樣的民主化過程,豈不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富有生命力,卻又是內在競逐防腐防敗呢?
然而,屏除選舉競爭之外,如何開啟兩黨間,真誠的對話機制,共同創造為中華民國前途良善的前景?其實關鍵就在於跨世代間的對話。
臺灣正在邁向超高齡社會,我們年長一輩,無論是從中國大陸隨著國民政府來臺灣的長輩,或者是日本時代接受日本教育的長輩,仍是構成臺灣社會的重要部分,他們既不是社會的毒瘤與負擔,反倒是臺灣社會如何走向兩黨和解共生,彼此互相體諒對方的「大中國情懷」與「緬懷殖民時代或臺獨傾向」的重要生活依據。我們不能只是看見年輕人追求改革的訴求,我們也不應當只在這個快速的數位時代求新求變,而是必須學會如何在代際間重拾這種跨世代間真正有來有往的對話。
教宗方濟各在2022年世界和平日文告進一步指出「一切真誠的對話,除了正確和積極地交換意見外,還需要參與對話者之間的基本信任。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重拾這種彼此之間的信任」。臺灣已經邁向穩定的民主社會,主流民意市場帶動著各級選舉的政黨輪替,你來我往自然是角逐執政權力的必要過程,然而,在一味追求年輕選票的時代,透過教宗方濟各呼籲「世代間對話」的世界和平日文告,我們是不是能看見什麼啟發?又是不是能從中找到終結臺灣政黨惡鬥,共同為中華民國臺灣尋求出路的解方?蔡總統雖然說話了,但盼總統及幕僚們能看得更深,看到教宗話語更深的一層意涵。
【周義鳴:當歐洲人提起「小中國的大麻煩」——國家認同不應模糊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