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號的政治學──看日本政治的變遷
2019年,同時也是平成(へいせい)31年的四月一號,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今天公布了新一代的年號「令和」(れいわ)。此為史上第一次出現了並非出自中國古籍的年號,台灣媒體視為是一種「去中國化」。
日本歷代年號皆出自中國典籍,且有「政治上」的寓意按近代以來的年號,「明治」、「大正」、「昭和」等,分別出自易經、尚書、史記等中國古籍。而其內容,由於中文字的排列組合,也可能對應不只單一的句子,以「平成」而言,即對應「內平外成」、「地平天成」。但總而言之,日本年號出自中國古籍的典故,並祈求國家政治昌平、順暢的寓意,自古皆然。
而這次的「令和」,出自日本自己的古籍《萬葉集》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而非如以往出自中國的古籍,確實是一個創舉,這也被有相同「去中國化」目標的某些台灣人視為是日本也在「去中國化」。
年號中的「去政治化」但這個年號除了「去中國化」以外,「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此句的另一個特質也不能不察,即它是一句「純粹寫景」的文字,因此與傳統上「有政治寓意」的句子有差別,此句更是一種「去政治化」。舉例而言,平成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就是體現傳統儒家的人倫思想,這種人倫的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的基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家庭內人倫關係的延伸,就是君臣乃至於一切政治關係的基礎。
以此而言,純粹寫景的「令和」,不只可以說是「去中國化」,也可以說是「去政治化」。
去「政治化」實是「政治考量」
但很有趣地,此種「去政治化」,實際上也是一種「政治化」考量。大背景不外乎就是二戰以後,隨著日本的民主化,政治上皇室不再掌握實權;宗教上不需要保持高度的神秘性、血統純正性,因此更需要與民間有更多的互動,並營造一種「親民形象」。
目前還在位的明仁天皇,於1959年與平民出身的皇后共結連理,就是這種「親民化」的一個步驟。但其實我認為,這種日本皇室政治的「親民化進程」,最早可以上溯到從戰後裕仁天皇的《人間宣言》(宣布天皇不是神),以及他巡視日本全國的訪問,其間他留下許多足跡,以視親民。而歷史上著名的「天皇與麥帥合照」,更是完全將天皇從「宗教化」的形象上一舉扯下來的一步。
「親民化」的皇室可以說,這種「親民化」是美國占領下,為了瓦解日本軍國主義最高象徵的「天皇」的宗教形象所啟動的,然後隨後被「民主化」浪潮一步一步推進的。正所謂「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民主政治的權力交替方式,就是推動日本皇室政治一步一步「親民化」的「天下大勢」。
日本此舉是否是在「去中國化」?
最後,另一點不得不質疑的,即是「去中國化」這個命題的說法。縱然此次日本年號的出處並非中國古籍,但出處《萬葉集》作為日本最早的詩歌集,全書所用的皆是來自中國的「漢字」,因為當時日本還沒有發明現在所用的「片假名」、「平假名」。
由此說明,歷經時間發展,飄洋過海的漢字早已經作為日本固有文化的一部分,難以分割。或者也可以說,中國的「古典文化」是東亞許多國家乃至於世界所共享的文化、精神泉源。由此,就算使用「尚書」、「史記」作為年號出處,也不能說就是「中國化」,不用就是「去中國化」,這種武斷的分類,並不符合事實。
台灣人需要思考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關聯
台灣人由於與日本密切的往來以及過去殖民的歷史,對於日本所發生的事情總保持高度注意。但這種注意、關切,還有一層關係,即是兩地所共享的「漢文化」、「傳統中華文化」底蘊。
然而,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上的關係,早已經透過千百年來的發展確立,文化上也確立了自己的「日本文化」,以此在吸收優秀的中國文化時,保持自信,也視自己為「中華文化圈」的一部分,甚至是領航者。
而由於當前台灣與中國大陸在政治上的緊張關係,促使許多人在為了證明「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情形下,也想要證成台灣在「文化上」應該「去中國化」。
因此有論者看到日本的新年號,就見獵心喜,以為是「去中國化」的資源,卻忽略的日本與我們對於「中國」的脈絡、想像實有很大差別,卻不能就事論事,討論日本本身內部的變遷,甚為可惜!
而台灣人究竟如何看待自身傳統中的中國文化元素,重新思考台灣在中華文化圈內的定位,也注定將是一場所有人的政治功課與認同鬥爭的戰場!
日本年號的政治學──看日本政治的變遷
2019年,同時也是平成(へいせい)31年的四月一號,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今天公布了新一代的年號「令和」(れいわ)。此為史上第一次出現了並非出自中國古籍的年號,台灣媒體視為是一種「去中國化」。
日本歷代年號皆出自中國典籍,且有「政治上」的寓意
按近代以來的年號,「明治」、「大正」、「昭和」等,分別出自易經、尚書、史記等中國古籍。而其內容,由於中文字的排列組合,也可能對應不只單一的句子,以「平成」而言,即對應「內平外成」、「地平天成」。但總而言之,日本年號出自中國古籍的典故,並祈求國家政治昌平、順暢的寓意,自古皆然。
而這次的「令和」,出自日本自己的古籍《萬葉集》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而非如以往出自中國的古籍,確實是一個創舉,這也被有相同「去中國化」目標的某些台灣人視為是日本也在「去中國化」。
年號中的「去政治化」
但這個年號除了「去中國化」以外,「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此句的另一個特質也不能不察,即它是一句「純粹寫景」的文字,因此與傳統上「有政治寓意」的句子有差別,此句更是一種「去政治化」。
舉例而言,平成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就是體現傳統儒家的人倫思想,這種人倫的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的基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家庭內人倫關係的延伸,就是君臣乃至於一切政治關係的基礎。
以此而言,純粹寫景的「令和」,不只可以說是「去中國化」,也可以說是「去政治化」。
去「政治化」實是「政治考量」
但很有趣地,此種「去政治化」,實際上也是一種「政治化」考量。大背景不外乎就是二戰以後,隨著日本的民主化,政治上皇室不再掌握實權;宗教上不需要保持高度的神秘性、血統純正性,因此更需要與民間有更多的互動,並營造一種「親民形象」。
目前還在位的明仁天皇,於1959年與平民出身的皇后共結連理,就是這種「親民化」的一個步驟。但其實我認為,這種日本皇室政治的「親民化進程」,最早可以上溯到從戰後裕仁天皇的《人間宣言》(宣布天皇不是神),以及他巡視日本全國的訪問,其間他留下許多足跡,以視親民。而歷史上著名的「天皇與麥帥合照」,更是完全將天皇從「宗教化」的形象上一舉扯下來的一步。
「親民化」的皇室
可以說,這種「親民化」是美國占領下,為了瓦解日本軍國主義最高象徵的「天皇」的宗教形象所啟動的,然後隨後被「民主化」浪潮一步一步推進的。正所謂「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民主政治的權力交替方式,就是推動日本皇室政治一步一步「親民化」的「天下大勢」。
日本此舉是否是在「去中國化」?
最後,另一點不得不質疑的,即是「去中國化」這個命題的說法。縱然此次日本年號的出處並非中國古籍,但出處《萬葉集》作為日本最早的詩歌集,全書所用的皆是來自中國的「漢字」,因為當時日本還沒有發明現在所用的「片假名」、「平假名」。
由此說明,歷經時間發展,飄洋過海的漢字早已經作為日本固有文化的一部分,難以分割。或者也可以說,中國的「古典文化」是東亞許多國家乃至於世界所共享的文化、精神泉源。由此,就算使用「尚書」、「史記」作為年號出處,也不能說就是「中國化」,不用就是「去中國化」,這種武斷的分類,並不符合事實。
台灣人需要思考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關聯
台灣人由於與日本密切的往來以及過去殖民的歷史,對於日本所發生的事情總保持高度注意。但這種注意、關切,還有一層關係,即是兩地所共享的「漢文化」、「傳統中華文化」底蘊。
然而,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上的關係,早已經透過千百年來的發展確立,文化上也確立了自己的「日本文化」,以此在吸收優秀的中國文化時,保持自信,也視自己為「中華文化圈」的一部分,甚至是領航者。
而由於當前台灣與中國大陸在政治上的緊張關係,促使許多人在為了證明「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情形下,也想要證成台灣在「文化上」應該「去中國化」。
因此有論者看到日本的新年號,就見獵心喜,以為是「去中國化」的資源,卻忽略的日本與我們對於「中國」的脈絡、想像實有很大差別,卻不能就事論事,討論日本本身內部的變遷,甚為可惜!
而台灣人究竟如何看待自身傳統中的中國文化元素,重新思考台灣在中華文化圈內的定位,也注定將是一場所有人的政治功課與認同鬥爭的戰場!
陳賀煦
臺大政治系學士、臺大政治研究所國際關係組。更多 全球視野
【顧長空:國民黨可以從川普身上學到什麼?】
【譯叢天下:來自台灣的國民黨代表勇闖華府/Politco】
【周義鳴:當歐洲人提起「小中國的大麻煩」——國家認同不應模糊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