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10月03日2018年
Popular Posts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06月05日2020年
- 【許劍虹:華美軍事之旅18——新旅程的開始。】04月10日2022年
- 熊玠:破解「台灣地位未定論」—— 揭開政治迷夢,讓國際法大師告訴你臺灣身份的前世今生10月03日2018年
- 顧長空:「罷韓過後,韓國瑜如何重拾初心?...
訂閱我們
關注我們
「如果家鄉充滿機會,又何必立志出鄉關?出走,是有著再回家的期待。」
「男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死不還」這兩句詩的來源,相傳是日本幕末時期武士西鄉隆盛的詩。讀來豪氣干雲,有著一股踏遍四方,縱橫寰宇的雄心壯志,也蘊含著其中離鄉背井、刻苦向學的志氣。不過,若是家鄉有得學,甚至還能成名,又何必立志出鄉關?
或許是家鄉謀生不易,無法安居樂業;又或在家鄉只能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的過完一生,甚或在家鄉看不到未來?筆者無法揣摩西鄉隆盛的心境,只能仰慕那種放浪不羈的青春氣息以及希望有所成就的凌雲壯志,反射自身離開臺灣的心境,並且反思,是因為身在家鄉前途渺茫,所以才要立志出鄉關,還是因為有一顆總是騷動不安的心,驅使我翻江倒海,負笈他鄉?
對於臺灣人才出走、青年離鄉背井等景況,筆者認為大環境確實不佳,但更多仍是主觀意願驅使。臺灣的環境並不至於民不聊生,只是沒有提供足夠的機會予年輕人發揮並且認真培養人才,加之起薪低落,許多同儕自然是能夠遠渡重洋就不再回來。
跨過海峽,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世代的一大步?
近年臺灣學生前仆後繼往中國大陸升學,根據國內各家媒體報導,到大陸念書的學子人數逐年增加,年齡也持續下探。有趨勢顯示越來越多在大陸的臺灣同學不再是因為家中在大陸有所投資、父母在大陸工作而在彼岸就學,反而是在臺灣從有小學一路念到高中大學之後才選擇過海繼續深造。許多人著眼於語言文化相近、市場大、機會多、薪水高、就業容易、惠台政策加持等等。這些原因都有道理,畢竟人往高處爬,哪裡資源給得多,自然吸引人才(當然,在西進政策之下,人才也是分三六九等,但此處筆者都統稱之為「人才」)。
筆者是人文社會科學背景出身,有幸找到國際資源得以跨過臺灣海峽在北京清華大學修讀碩士,有著非常國際化與多元背景的同學。大陸的頂尖高校,排名與設備都非常好,但是就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而言,學習上仍舊是相當小心翼翼,時不時還得跟「愛黨愛國」的同學們在酒過三巡後論辯、探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諦。
相信基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很多事必須符合國情。入境隨俗,倒也毋庸過於忌諱,但既然體制上有著種種的限制、各種需要符合「國情」的風土人情潛規則,以致於在課堂中無法自由思辯,那為什麼還要前往大陸念書?
對我而言,縱然家境小康,若無獎學金,實在無法承擔留學歐美國家的重擔,更甚者,因所學人文社會科學,縱然皓首窮經、深究學問,在臺灣,除非安貧樂道,似乎也難以想像能夠有一份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既然大陸的名校有非常拔尖的項目又開出全額獎學金,何樂不為?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是深刻的原因是今日之中國大陸,動見舉世觀瞻。當今之世界,不再只有歐美,反而隨著中國崛起而更加多元。任何欲了解今日世界之人無可迴避中國大陸。
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又願意付出什麼來換?
無可迴避的原因不是因為中國大陸今日發展得多好,而是當中國大陸更有影響力時,不論喜歡與否,都必須對其有所認知與了解。而作為臺灣人,若能學貫中西,在世界了解中國的此一過程中,便更加容易獲取各種各樣的機會博通中外。
對尋求未來職涯發展的年輕人來說,拋開政治意識形態不談,如果能在北京領三萬人民幣,為何要在臺北領三萬新台幣?然而,台北的小日子可以過得舒坦,不比中國大陸來得高壓競爭,日用生活所需更是物美價廉,還能夠自由自在地愛看什麼看什麼,愛說什麼說什麼,不用翻牆、不用跟老司機,不過就是薪水不高,不知道幾時可以買房,看不到成家立業的可能罷了。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又願意付出什麼來換取你想要的生活呢?
這並不是說一定要為中國大陸的政府或是企業效力,而是了解中國大陸更有利於走向世界。試問,對亞太地區以外國家的國民而言,他們是否能夠分辨從大陸或臺灣來的人?怕是都直接認做「中國人」了吧!臺灣既然有與世界接軌的文化與認知,何不將此優勢好好發揮,成為無法了解中國的外國人溝通的橋樑、以及判斷真假的中介?
同理亦然,對於中國大陸近年向外拓展,若是能夠掌握此一機會,做中國大陸商家與外國人之間的中介,協助其分別真假、溝通協調,人生際遇或許不同。個人如此,或許國家社會亦然。兩岸之間透過更多來往互動,保持平和、穩定的關係,對臺灣而言,不論是政府或民間,都可能帶來更多機遇。
臺灣、大陸與香港之間的生活三角習題:那些薪水以外的事
筆者非常幸運地因著學校的介紹找到一份在香港的工作,在香港度過一段優游的歲月。在筆者的工作中,因緣際會接觸不少由大陸遷居香港的企業高階管理人以及白領外籍人士。何以有大批來自中國大陸的高階管理人住在香港而不是選擇住在大陸?這其實與香港是「自由港」的特性有關。
這份「自由」不只是體現在經濟的開放上,更多是在政治氣氛的緩相對包容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自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即是大陸面向世界的窗口,也是嫁接中國大陸與國際標準的重要渠道。香港對大陸的優勢在於能夠提供對資本自由流動的信心保證,也能夠提供令人信服的商業法制和規範,更重要的是,在香港,你自己賺的錢是你自己的;而在大陸,你賺的錢是黨和國家的。
首先就簡單的報稅而言,個人所得稅香港最高是17%,另加百分之五的強積金,大陸則是45%。大陸除了所得稅以外,更有「五險一金」等等社會保險。此外,在香港,財產權是恆定的;而在大陸,私人企業和國有資產的界線,政策主導,縱然不服,向法院請求救濟也不一定有用。說到底,對於投資者、有錢人、有志在商業界往上奮鬥的人來說,人治與法治社會的區別關乎於一輩子奮鬥的結果。除了錢以外,在香港與深圳上班及居住的分別,除了錢以外,更多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試問,在香港下班後可以在蘭桂坊與銅鑼灣流連忘返,能夠跟著國際主流的流行與資訊,而能不太受到政府意識形態的干擾,這種生活經驗,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專業人士都普遍認為是在中國大陸無法體會的。當然,若是你下班後的生活重心在於看愛奇藝、玩著王者榮耀、看新聞只需要「新聞聯播」的話……相比香港,或許在深圳寓居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了語言上都說著普通話、況且房租與物價還低過香港。
你想要的生活,無關乎價格,更在於價值選擇。
當世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如何,有看望的觀察者,也有看淡的評論家。很多時候,這全端看個人政治立場的選擇,無需筆者贅言。但對於在中國大陸工作,雖然賺得比較多,筆者認為大陸並非適合臺灣人安身立命之處。若不是台商在大陸投資或是靠著與政府關係謀生,對一般青年而言,或許賺幾年錢累積些許經驗以後就可以離開了。畢竟在大陸賺得再多,事實上花得也多,稅也繳得多。除了買房不易,生活上也不似臺灣方便自在,甚至不是(在可預見的數年之內)可以決定自己命運的地方。
如同香港與大陸的分別,以上所談到香港對大陸人的優勢,臺灣幾乎都具備,甚至更加優越。即如各種外交文宣說帖所言,臺灣有著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溫和有禮的風土人情、便利的生活與交通、尊重且開放包容的社會、高素質的教育等等。這些特徵確實可以作為臺灣更加開放的本錢,以期能促進臺灣經濟發展,並減緩臺灣經濟發展在區域之中遭到邊緣化的現況。
想念臺灣的同時,看見家鄉的問題,給予她最深切的建言家書
回顧臺灣,現狀似乎令人氣餒,但是筆者仍然相信若是政府的政策與心態能更加開放,必能有所作為。臺灣並不像某些評論家危言聳聽般的論述似乎快完蛋了,但也不似政府認為經濟與薪資年年成長,臺灣基底良好,無須擔憂的自我感覺良好。薪水停滯不前、青年看不見未來這兩件事或許是政府最需要關注提出解決方案的現象。薪水停滯是經濟出了問題,而青年看不見未來是政治問題,兩者相互關聯。
解決經濟問題,筆者認為必須要更加開放,不單是資本,同時是人員的流動,這樣才能找到新的成長點,並且要找到臺灣在世界與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定位並促進海外投資。究竟臺灣可以在世界經濟中扮演何種角色?
除了代工,臺灣是否能有其他角色?特別就臺灣青年而言,如何在新經濟增長的產業中能夠有意義的參與。而政治上,如何促進社會團結、培養有國際移動能力的青年人才、解決住房問題、縮減學用落差、轉化社會邁向開放與國際化、去除各種過時法規限制與市場障礙,或許能讓更多臺灣青年人看得見未來。
筆者深切地相信,不論是政治或經濟,更加開放的社會與市場是支持臺灣持續在亞洲發光發亮的基礎,從而帶來更多新興工作機會的產生與薪資水準的提升。如同香港與新加坡,臺灣雖然不似此二地開放,但確實擁有條件可以這麼做,並且因為腹地與人口較前二者更為充足,若是有完善的配套,必能夠有效減緩因為開放而帶來的衝擊與副作用。若是臺灣可以吸引大量的資本與人才投入新興產業,便能創造經濟發展與促進高附加價值的就業機會。
舉例而言,臺灣因為民主自由、法治完善、醫療與教育皆便利的社會吸引大陸人士關注與傾慕,是否能接納由大陸地區而來的投資移民使臺灣成為大量人民幣資產的投資所在與避風港?
另外,面對全台大學過剩、文憑氾濫的積弊,我們是否能吸引更多外籍學生來台就讀甚至使之成為臺灣社會的一份子?特別是東南亞地區與大陸籍的學生,既能為臺灣培植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並且吸收優秀學生的才華以投入產業發展,甚至打造臺灣獨特的教育品牌以行銷各國?
若假設以上舉例皆有利於臺灣經濟的發展並鞏固臺灣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以使得讓青年看得見希望,薪資也能提升,並使得臺灣成為更能實踐自我並創造價值的社會,相信會有更多青年願意留在家鄉共同打拚,共同建造美麗家園。
自己的家鄉自己救,「出走」不會是這個世代的標籤。
究竟是要過著安穩或是進取的生活,是個人的選擇。在安穩與進取之間,也並非完全對立,其中或許蘊含許多無奈與不得已。環境不能選擇,但志氣可以;家庭背景不能培養,但視野可以。安穩與進取,在個人的層面如是,在國家社會亦然,甚至更加重要。
除了空談自決、價值與期待國際社會伸出援手以外,對臺灣而言,或許更重要的還是「處變不驚,自立自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於國家的興衰似乎有著歷史鐵律般的影響,若是整個社會都抱著「差不多先生」的心態苟且渡日,那就真怕是過得了這一代,過不了下一代了。
在全球化持續深化擴展下的今天,離鄉背井、成為全球公民並不是一件壞事,甚至應該多多鼓勵,但若是青年人都是有去無回,「人才流動」淪為「人才流失」,那未來就真是令人擔憂了。
深願我們所愛的家鄉臺灣因為青年世代的努力而更加美好,因為我們的堅持不懈而更加茁壯,並成為我們未來安身立命的所在。深願那一顆顆在海外滿懷著熱情、不願安靜的心化為團結力量,使得臺灣的未來不再虛無飄渺。
出來,是為了回去。
【顧長空:國民黨可以從川普身上學到什麼?】